规划馆
Gallery
最新消息
【地球日活动周】规划馆“大自然小课堂”第4课
发布时间:2020-04-24
今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日活动周期间,我们将每天推出线上科普小讲堂,由规划馆的宣讲员将地球和自然资源知识讲给您听。同时,邀您线上答题领奖品。还等什么,“大自然小课堂”第4课开讲啦!
《认识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有“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的美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而对于城市来说,湿地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近年来持续加强湿地保护。目前,重庆市受保护湿地面积12.49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60.2%。已陆续建立了22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市级湿地公园和11个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大家熟悉的彩云湖湿地公园原本是城市的垃圾填埋场,堆满了来自这座工业城市的生活、工业垃圾,工业废水横流。经过持续的改造,这里已形成完整的净化湿地生态系统,它是蓄水库,也是水质净化器,它将水体、湿地生物、湿地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为各种鸟类、动植物、昆虫提供了栖息地,对城市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彩云湖公园现有鸟类80多种,湖区,以鹭类等水鸟最多,而沟谷坡地则林鸟居多,可谓主城的观鸟圣地。
重庆是山城,也是江城。这座城市的老百姓喜欢在江中游泳、溪中嬉戏。城市的湿地公园,浅浅的水面如水晶般明净,岸边的草甸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笑,亲水、戏滩、赏荷、护树、观草、爱鸟等湿地基地,吸引着市民及在校学生的游览参观。
保护与修复城市湿地,不能仅仅局限于湿地的外在形态和气候学特征,还应树立整体的、系统的、联系的观念,将城市湿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谋划。让城市湿地既可看又可享还值得持续品味,关键是要将绿色发展、共享共建、文化特色的内涵贯穿于保护与修复的始终。我们希望,在未来,城市湿地公园也将伴随着城市的生长而持续生长,它的身上将会烙下关于这座城市过往的记忆,同时也会散发出更新后新的力量与魅力。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今天的“大自然小课堂”就到这里,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你准备好了吗?今日课后问答是:组成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哪三个系统?
关注“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微信公众号,参与“大自然小课堂”有奖问答活动。每天前5位留言答对的网友,将获得一份答题好礼。活动参与方式,详见《世界地球日“大自然小课堂”主题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