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Research
最新消息
北碚新城低碳生态规划建设指南
发布时间:2015-01-01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一、总体思路
选取北碚新城作为山地中小城镇开展低碳生态规划的典型对象进行研究,依托指标体系构建,以规划控制引导维度和规划建设策略为主要内容,旨在为未来北碚新城的规划建设提出具有引导性和操作性的指南。
二、科学原理
基于行为模型,分析城市中居住和交通出行行为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对该关联性的影响。①定量分析在特定的城市空间结构下,各类居民家庭的居住区位选择、住房消费和出行方式,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②定量分析城市中产业和居住空间布局、交通体系、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住房供给等因素对于居民家庭居住和出行碳排放的影响。③基于上述分析,综合归纳出最有利于降低碳排放的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模式。
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基础设施供给等因素对局中和交通领域碳排放的营销,并分析城市规划和管制政策在其中的作用。①计算城市居住与居民交通的碳排放总量。②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基础设施供给的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和管制政策的作用。③致力于寻求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之间的平衡,探索合理的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和城市规划方法。
三、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城市空间低碳优化布局方法,整合交通规划方法,低碳城市更新方法,低碳化社区设计方法等。
在本项目具体研究中,北碚新城指标体系构建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园林城市指标体系与重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有机整合,遵循重庆城市总体规划、北碚分区规划、并与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对接,根据北碚新城生态规划建设目标,构建出能够对城市规划提供指导作用的综合指标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空间支持、环境支持、资源支持、社会人文支持四大支持系统。
根据北碚生态新城规划、建设、实施、管理等实际需求,遵循北碚新城打造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目的,结合西南山地小城镇的特色,采用可操作性、对应性、计量性、地方性、突出主要成分原则和动态性原则进行了指标选取构建。
四、实施效果
其一,推动了西南地区山地中小城市低碳城市规划创新研究。包括,碳排放与城市系统耦合关系,山地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低碳编制技术,山地中小城市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低碳编制技术。
其二,指导当前北碚新城规划管理及规划建设实施。